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物奖提名奖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视频资源库

Luciano Gattinoni:重塑ARDS治疗的巨匠与导师
Arthur Slutsky (加拿大)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5.09.26-005
内容简介

主讲人:Arthur Slutsky

多伦多大学名誉教授

滑铁卢大学兼职教授

加拿大勋章获得者、皇家学会会员

加拿大会计与审计学会会员、医学博士科学家

基南研究中心成员,李嘉诚知识研究所成员

整理:朱 然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

中国女医师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辽宁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

沈阳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重症医学质控中心秘书

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副组长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重症医学分会体外生命支持学组组员

在重症医学领域,Luciano Gattinoni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名字。2024年12月,这位享誉全球的呼吸生理与危重症治疗先驱与世长辞,留下深远影响。Arthur S. Slutsky教授在其纪念演讲中,以朋友与同行的身份,深情回顾了Gattinoni的学术贡献与人格魅力。

Gattinoni 1945年生于意大利,早年接受生理学训练,后长期于米兰从事临床与科研工作,晚年赴德国哥廷根继续研究。他不仅是科学家,更是音乐家与人文学者,常引用但丁与哲学思想,将科学与艺术融合,强调"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关于人的学问"。

20世纪80年代,Gattinoni率先将CT扫描引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研究,发现ARDS并非传统认为的"全肺均一损伤",而是"不均一性"病变,仅小部分肺组织可通气。他提出著名的"婴儿肺"(baby lung)概念,指出ARDS患者实际可用于通气的肺容积远小于正常肺,因此应依据"可通气肺容积"而非理想体重设定潮气量。这一洞见彻底改变了ARDS机械通气的策略,奠定了ARDS小潮气量通气的基础,并最终促成了ARDSnet等里程碑式临床试验的开展。

Gattinoni还推动了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设置的理念,强调在肺复张与肺过度膨胀之间获取平衡。他早期倡导俯卧位通气,通过CT与生理研究证实其可改善背侧肺区通气,最终为PROSEVA等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俯卧位成为ARDS标准治疗之一。

在体外生命支持方面,Gattinoni亦具远见。他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尚处争议阶段时,便主张将其作为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肺保护性辅助手段",而非单纯改善氧合。这一理念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期间被广泛验证,ECMO成为救治重症ARDS的关键技术。

作为导师,Gattinoni培养了包括Pesenti、Pelosi、Chiumello、Grasselli等一批当今重症医学领军人物。他强调"理解机制、关注个体",推动从"统一方案"向"精准治疗"转变。他不仅传授知识,更传递对医学的热爱与对人的尊重。

正如Slutsky所言:"Gattinoni的遗产不仅在于科学产出,更在于他的好奇心、慷慨与人文精神。"他以一生诠释了何为"医学之魂",其思想将继续指引未来重症医学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AI


AI小编
你好!我是《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AI小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