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物奖提名奖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重症营养

图片丢失啦
共找到 19 条结果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供给量的研究进展
    朱研, 许媛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1, 07 (03): 258-262.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1.03.011
    摘要 (607) HTML (15) PDF (756 KB) (37)

    对危重症患者而言,早期启用肠内营养(EN)不仅是补充营养,更重要的是发挥其在维持肠道功能和肠道微生态中的特殊重要作用。任何药物治疗产生的效果都与剂量相关,营养治疗亦是如此。理想的EN目标在于供给的量与质能够带给危重症患者最大获益与最小伤害,而充分营养供给并避免医源性营养不良是最终的理想目标。但是,早期EN的不耐受是危重症患者常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不恰当的供给将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危害。认识这些可能的风险并予以规避是ICU医护人员需要重视与了解的必要知识。在一些严重的或特殊疾病状态下,及时评估及调整EN治疗方案才可能实现其理想目标,使患者最大获益。

  • 2.
    推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规范化实施
    林佳佳, 李维勤, 于凯江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0, 06 (04): 357-360.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0.04.001
    摘要 (576) HTML (13) PDF (822 KB) (23)

    营养支持是危重症患者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使危重症患获益的最佳营养治疗策略仍有待确定。指南所推荐的"早期启动肠内营养(EN)"已得到普遍认可。然而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影响EN的实施,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基于当下EN实施的现状,如何将理论落实到实践成为提高和推动肠内实施的效率的关键。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应用喂养流程可以提高EN启动时间,提高热卡达标率,甚至减少患者病死率和住院时间,但是国内却缺乏类似的研究证据。为此,我们制定国内首个喂养流程并启动多中心、整群随机对照研究,为提高EN实践提供临床循证依据。

  • 3.
    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优化置管——基于团队研究和实践经验
    陈胜龙, 胡北, 吕波, 孙诚, 陈纯波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0, 06 (04): 370-373.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0.04.004
    摘要 (194) HTML (3) PDF (825 KB) (7)

    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综合救治措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选肠内营养已成为临床共识。多项指南推荐,对于胃内喂养不耐受或存在反流、误吸高风险的重症患者应启动幽门后喂养。而幽门后喂养路径的建立是启动幽门后喂养的前提,在ICU常通过床旁放置鼻肠管至十二指肠或空肠以达此目的。目前存在多种重症患者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方法,但尚无统一标准。为此,笔者所在团队开展了幽门后置管系列研究,积累了较多量的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经验,对幽门后置管技术作了一定的优化,特在此做一总结,供同行参考。

  • 4.
    线粒体DNA在创伤中的作用机制
    李宣恒, 吴秀文, 任建安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0, 06 (04): 374-378.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0.04.005
    摘要 (120) HTML (1) PDF (868 KB) (1)

    创伤是导致器官和组织损伤最直接的形式,也是世界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创伤伴随的缺血再灌注、酸中毒、低氧血症、外科手术、失血或大量输血等均可引起继发性组织损伤。创伤导致内源性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大量释放,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而导致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近期研究表明,线粒体DNA(mtDNA)等线粒体来源的DAMPs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mtDNA的释放不仅能够诱导免疫应答、加剧炎症反应,甚至导致组织及器官损伤。本文就mtDNA在创伤中的释放机制,发挥作用的信号通路,及其与创伤的治疗策略和预后进行综述。

  • 5.
    2019年ESPEN肝病营养指南解读
    刘松涛, 许媛, 胡中杰, 孟庆华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0, 06 (04): 379-382.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0.04.006
    摘要 (322) HTML (18) PDF (813 KB) (34)

    2019年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再次发布了肝病临床营养指南,历时2年余进行更新和补充,统一了肠内和肠外营养推荐意见,首次提出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合并骨病、肝硬化合并肥胖、肝硬化合并肌肉减少症和营养相关肝损伤等方面的推荐意见,对指导肝病患者营养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对该指南进行解读,重新归类整理推荐意见,增进理解,提高实用性。

  • 6.
    肠道功能损害还是脓毒症的"发动机"吗?
    吉晶晶, 刘喆滢, 苏磊, 刘志锋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0, 06 (03): 267-271.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0.03.006
    摘要 (136) HTML (2) PDF (875 KB) (0)

    脓毒症是由于感染导致宿主免疫失调反应而导致脏器功能衰竭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的特点。脓毒症状态下,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增加、通透性增加、黏膜完整性破坏以及肠道内菌群失衡,促进了脓毒症的进展,因而被称为脓毒症的"发动机"。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损害在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障碍中的关键作用一直受到争议。笔者结合最新研究,对该理论体系进行分析总结,以期用新的依据回答该问题,即肠道损害还是脓毒症的"发动机"吗?分析发现,尽管细菌移位理论假说已不被试验结果支持,但肠道损害仍是脓毒症进展的重要驱动力,其因素包括:肠源性毒性淋巴液、上皮细胞凋亡和通透性增加、肠道内微生物菌群等。

  • 7.
    卡巴胆碱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周锋, 李志峰, 李建国, 张颖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0, 06 (03): 308-313.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0.03.013
    摘要 (129) HTML (0) PDF (895 KB) (1)
    目的

    观察卡巴胆碱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卡巴胆碱组、α银环蛇毒素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10 mg/kg内毒素建立内毒素血症模型。模型制备后15 min腹腔注射卡巴胆碱0.1 mg/kg或0.9%氯化钠溶液,内毒素注射后3 h处死动物。取距回盲瓣10 cm处回肠组织,光镜下观察回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肠道组织通透性,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2)、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定位及蛋白含量等。

    结果

    FITC-葡聚糖水平: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卡巴胆碱组、α银环蛇毒素组分别为(2.33±0.51)μg/ml、(55.25±5.41)μg/ml、(19.27±3.53)μg/ml、(48.45±9.50)μg/ml,4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8,P<0.05),其中内毒素血症组与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与卡巴胆碱组、α银环蛇毒素组与卡巴胆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2.52、15.31、12.42,P均<0.05)。Claudin-2蛋白含量: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卡巴胆碱组、α银环蛇毒素组分别为(0.82±0.08)μg/ml、(0.52±0.09)μg/ml、(0.77±0.05)μg/ml、(0.53±0.09)μg/ml,4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1,P<0.05),其中内毒素血症组与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与卡巴胆碱组、α银环蛇毒素组与卡巴胆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518、5.366、5.167,P均<0.05)。MLCK蛋白含量: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卡巴胆碱组、α银环蛇毒素组分别为(0.58±0.07)μg/ml、(1.07±0.17)μg/ml、(0.69±0.11)μg/ml、(0.94±0.05)μg/ml,4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4,P<0.05),其中内毒素血症组与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与卡巴胆碱组、α银环蛇毒素组与卡巴胆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79、5.881、3.892,P均<0.05)。

    结论

    卡巴胆碱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肠道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肠道通透性,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 8.
    急性胃肠损伤与重症心脏疾病的关系
    张李迪, 陈德昌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0, 06 (02): 143-145.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0.02.007
    摘要 (102) HTML (1) PDF (831 KB) (4)

    胃肠道是重症患者应激的中心器官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启动器官。急性胃肠损伤时肠黏膜屏障破坏,同时肠道微环境改变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肠道细菌和毒素大量移位,诱发和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包括心血管系统在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本文就肠与心交互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9.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专家建议
    刘娇, 陈尔真, 王洪亮, 吴键锋, 尚秀玲, 杨向红, 尚游, 刘嘉琳, 陈德昌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0, 06 (01): 19-21.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0.004
    摘要 (193) HTML (21) PDF (951 KB) (369)
  • 10.
    参附注射液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司向, 管向东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0, 06 (01): 92-95.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0.028
    摘要 (172) HTML (1) PDF (615 KB) (2)

    参附注射液是我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融合发展的结晶,随着近些年对其作用机制的不断探索及临床研究的逐渐深入,其适用范围不断拓展,尤其在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断得到肯定,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就参附注射液的作用机制以及在危重症患者,特别是休克及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对将来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有所帮助。

  • 11.
    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清瓜氨酸水平与肠功能损伤的相关性
    庞韦, 田锐, 朱冠华, 王瑞兰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9, 05 (04): 311-316.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19.04.004
    摘要 (92) HTML (0) PDF (634 KB) (0)
    目的

    探究血清瓜氨酸水平在评估多发伤患者急性肠功能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自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多发伤患者。根据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分为轻度创伤组(ISS<16分,21例)、重度创伤组(ISS≥16分,19例)。再根据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将患者分为4个亚组,即AGI 0组12例、AGI Ⅰ组9例、AGI Ⅱ组14例、AGI Ⅲ组5例。同时设对照组(健康志愿者,10例),分别于创伤后第1、3、6天采集外周血,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血清瓜氨酸水平,应用肠道屏障功能生化指标分析系统测量血二胺氧化酶,D-乳酸,细菌内毒素水平。

    结果

    重度创伤组、轻度创伤组第1、3、6天血清血清瓜氨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第1天重度创伤组低于轻度创伤组(P<0.05),第3天轻度创伤组血清瓜氨酸水平较第1天进一步下降,而伤后第6天轻度创伤组、重度创伤组血清瓜氨酸水平仍都低于对照组。不同AGI亚组血清瓜氨酸水平随着分级越高,其水平下降越显著(P<0.05)。第3天AGI 0、AGIⅡ亚组血清瓜氨酸水平较第1天均进一步下降(P<0.05)。血清瓜氨酸水平与ICU住院时间、ISS评分、AGI分级、血浆二胺氧化酶、D-乳酸毒素水平呈负相关。血清瓜氨酸水平与有创呼吸机时间、细菌内毒素水平未见明显相关性。血清瓜氨酸≤19.56 μmol/L可能是预测严重创伤后AGI较好的界值。

    结论

    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清瓜氨酸水平对评估创伤后早期肠功能损伤可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12.
    肠外营养致再喂养综合征一例
    杨茂宪, 朱建刚, 沈东锋, 王丽燕, 宦才娟, 施云超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9, 05 (04): 379-382.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19.04.016
    摘要 (167) HTML (1) PDF (744 KB) (1)

    再喂养综合征是营养不良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数月内体质量下降超过10%的患者。患者常表现为低血压、呼吸急促、胸闷、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需要与其他疾病鉴别。当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时,去除诱因、纠正电解质紊乱、及时对心肺功能进行支持、调整营养治疗方案等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例就1例营养不良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发生再喂养综合征进行有相应的积极对症支持治疗进行介绍。

  • 13.
    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治疗食道癌术后呼吸衰竭一例
    潘纯, 许媛, 杨毅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9, 05 (02): 203-206.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19.02.022
    摘要 (136) HTML (0) PDF (703 KB) (2)

    急性呼吸衰竭是食道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食道癌术后患者由于术中肺萎陷、重力依赖区肺泡塌陷、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胸腔胃、痰液黏稠及术后疼痛等原因会导致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无创机械通气往往是这一类患者的相对禁忌。随着经鼻高流量氧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无创、减少口鼻咽部解剖死腔、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效应、增加呼气末肺容积、气道湿化和改善舒适度等优点被广泛认识,其能够改善食道癌术后患者的氧合,避免再次插管。本文就经鼻高流量对1例食道癌术后患者呼吸衰竭的治疗进行介绍。

  • 14.
    呼气末闭塞试验预测容量反应性价值的系统回顾及Meta分析:基于国际数据库的结果
    高明, 周华, 郭喆, 吴圣, 许媛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9, 05 (01): 39-45.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19.01.008
    摘要 (222) HTML (2) PDF (1036 KB) (0)
    目的

    通过系统回顾以及Meta分析评价呼气末闭塞试验(EEOT)判定容量反应性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17年10月所有应用EEOT评价容量反应性的临床研究,由2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对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比值比进行合并分析,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绘制Fagan图,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此外,进一步筛选同时采用EEOT与脉压变异性(PPV)分别判断容量反应性的研究,计算相对诊断比值比,评价两种方法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共计270次容量评估,均以液体负荷试验作为评价容量反应性的金标准。EEOT判断容量反应性的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3(95%CI:0.86~0.96)、0.90(95%CI:0.81~0.95),ROC的AUC为0.97(95%CI:0.95~0.98)。7篇文献中共4篇同时比较EEOT、PPV的容量预测价值,EEOT与PPV的相对诊断比值比为3.13(P=0.24)。

    结论

    EEOT预测容量反应性有较高的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其预测价值可能不低于PPV,但仍需要前瞻性的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 15.
    围术期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
    张向阳, 许媛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8, 04 (04): 307-313.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18.04.003
    摘要 (149) HTML (0) PDF (950 KB) (1)

    由于所患疾病、基础疾病和内环境紊乱等因素的影响,围术期心律失常并不少见,其可能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或脏器功能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快速准确地识别并紧急处置恶性心律失常,正确处置症状性心律失常及其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本文对常见的围术期心律失常的识别、处置进行阐述,包括恶性心律失常、高质量心肺复苏、电复律、起搏器、抗心律失常抢救用药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阐述。总之,围术期心律失常处置的紧急程度,取决于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处置亦应考虑围术期因素的影响,如术后出血、缺氧等。

  • 16.
    热射病早期肠屏障功能损害与炎症反应因子的相关性
    田锐, 谢云, 杜江, 金卫, 陆健, 谢晖, 朱献, 程瑞杰, 吕慧, 袁成斌, 王瑞兰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8, 04 (04): 333-337.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18.04.008
    摘要 (61) HTML (0) PDF (585 KB) (0)
    目的

    通过研究重症中暑热射病患者肠屏障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免疫细胞变化规律,以判断其对临床预后的作用。

    方法

    收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6至8月收治的14例重症中暑热射病患者,根据发病至就诊时间是否大于3 h将其分为早期就诊组(7例)和晚期就诊组(7例),监测其肠屏障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免疫细胞水平等,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2组肠屏障功能、炎症因子、免疫细胞等指标差异,评价其在热射病监测中的价值。

    结果

    晚期就诊组比早期就诊组入院平均动脉压低[(73.28±7.49)mmHg vs(90.23±16.25)mmHg,P=0.028,1 mmHg=0.133 kP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病死率、白介素(IL)-2受体、IL-6、IL-8、IL-10高[APACHE Ⅱ评分:(25.71±3.04)分vs (20.14±2.91)分,P=0.004;病死率:28.6% vs 0,P=0.000;IL-2受体:(738.00±197.40)U/ml vs (159.80±67.79)U/ml,P=0.025;IL-6:(380.10±401.90)pg/ml vs(6.72±3.38)pg/ml,P=0.049;IL-8:(2850.51±3512.88)pg/ml vs (33.35±28.27)pg/ml,P=0.023;IL-10:(497.20±470.60)pg/ml vs(41.55±66.47)pg/ml,P=0.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10对肝功能损伤判断的ROC曲线下总面积为0.893,在最佳诊断界点为92.5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100.0%。

    结论

    热射病发病3 h内就诊预后较好,IL-6是判断重症中暑热射病临床危重程度的良好指标,IL-10可能可以作为热射病预后肝功能损伤的预警指标。

  • 17.
    以临床营养支持为基础治疗胃肠外科危重患者的历程
    黎介寿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8, 04 (01): 1-3.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18.01.001
    摘要 (52) HTML (1) PDF (392 KB) (5)
    Baidu(2)
  • 18.
    急性肾损伤患者怎样做到恰当的营养支持
    许媛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8, 04 (01): 9-13.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18.01.003
    摘要 (171) HTML (8) PDF (560 KB) (1)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也是加剧急性肾脏功能损害与增加ICU患者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及时、合理的营养供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AKI患者肾脏功能恢复,减少不良预后。危重症患者异质性大的特点在AKI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表现更为突出,这也使营养供给的合理性受到挑战。深入认识AKI患者的营养代谢改变特点,个体化、动态评估患者病情,以及避免营养不足与过度喂养等,均是实现恰当的营养治疗的保障。

  • 19.
    急性胃肠黏膜损伤:病理生理与治疗
    许媛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6, 02 (01): 16-20. DOI: 10.3877/cma.j.jssn.2096-1537.2016.01.005
    摘要 (191) HTML (3) PDF (2201 KB) (4)

    急性胃肠黏膜损伤在危重症患者并非少见,往往与出血、感染、休克、腹腔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等病理过程相关。作为机体的一道重要防线,肠黏膜具有机械屏障、免疫屏障等重要生理作用,是机体内外环境的重要分水岭。肠黏膜也是缺血敏感的器官,其解剖和生理上的特点,使肠道作为休克时首先"跌倒"和最后"恢复"的器官,常常以自身黏膜损伤为代价,也是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多器官功能损伤的使动器官。但是,肠屏障功能在临床判断与目标指导性治疗上与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的治疗策略相比却明显不足。基于病理、生理特点认识严重疾病状态下的肠黏膜损伤,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维护肠黏膜屏障的解剖与功能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