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物奖提名奖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重症医学研究

  • 一年内发表的视频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面向未来的“新基建”——华西重症医学大数据平台建设
    吴骎, 程毅松, 王波, 张中伟, 金晓东, 康焰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3, 09 (03): 259-264.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3.03.005
    摘要 (76) HTML (0) PDF (789 KB) (5)

    重症医学由于其诊疗过程的特殊性,其数据具有维度广、密度高、时序性强等特点,对信息化的实现和提升医疗数据处理效率有强烈的需求。自2019年起,华西医院ICU联合华西医院信息中心、华西医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通过约3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华西重症医学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现就华西重症医学数据库的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对接及集成、数据库结构、数据治理、数据安全、数据库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和分享。

  • 2.
    重症AKI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氮排量监测的意义
    李小荷, 岳金凤, 翟茜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2, 08 (04): 347-352.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2.04.012
    摘要 (97) HTML (0) PDF (881 KB) (19)
    目的

    检索并获取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重症患者进行营养治疗时监测氮排量的相关临床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意见。

    方法

    通过计算机完整地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关于氮排量与进行营养治疗的AKI重症患者预后相关性的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RCT)/非RCT、观察性研究(回顾性/前瞻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同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文献检索起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2年8月,为保证研究质量,仅纳入2000年1月以后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各自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并对文献能否支持最终结果做出判定。

    结果

    最终入选7项研究,共收集709例患者数据。包含2项RCT研究、1项前瞻干预研究及4项观察性研究。定性分析发现,持续的负氮平衡可能影响AKI患者的预后,肾功能损伤可能导致氮排量减低,而行肾脏替代治疗(RRT)可能增加额外的氮丢失,进行RRT的AKI患者增加氮摄入可以促进正氮平衡,改善患者预后。

    结论

    合并AKI的重症患者营养治疗时尤其需要关注氮平衡;监测氮平衡可以对营养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 3.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拓扑学对藏药红景天调控脑微循环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的筛选
    马四清, 陈强, 徐颖, 闫秀娟, 刘娟丽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2, 08 (04): 353-359.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2.04.013
    摘要 (65) HTML (0) PDF (2517 KB) (8)
    目的

    基于化学相似性靶点预测与网络拓扑学分析方法,对藏药红景天改善脑微循环潜在作用靶点进行虚拟筛选。

    方法

    通过化学成分数据库及相关文献信息提取收集红景天化学成分,利用药代动力学参数(如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即ADME)筛选出活性成分;利用swiss在线靶点预测平台采用化学相似性方法预测红景天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脑微循环相关靶点,并获取红景天活性成分与脑微循环共有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取共有靶点蛋白间相互作用关系;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PPI)网络模型,基于网络拓扑学算法获取核心靶点(core target);最后,对共有靶点进行KEGG分析,明确藏药红景天改善脑微循环的主要信号通路。

    结果

    从藏药红景天中筛选出76个活性成分和660个靶点,获取脑微循环相关靶点526个,交集靶点141个,核心靶点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胱天蛋白酶(Casp 3),反向查找核心靶点相关成分,获取25个关键活性成分。《京都议定书》的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50条通路(P<0.01),其中最主要的信号通路包括:缺氧诱导因子(HIF)-1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黏着斑、松弛素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

    结论

    藏药红景天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发挥改善脑微循环作用,该研究初步筛选出了藏药红景天调控脑微循环潜在作用靶点及作用的信号通路,为进一步拓展应用藏药红景天的脑保护(药理作用)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 4.
    尿TIMP-2×IGFBP7在脓毒症相关性AKI中早期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向晓红, 钟燕军, 李金秀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2, 08 (03): 240-247.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2.03.010
    摘要 (215) HTML (2) PDF (3079 KB) (13)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尿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在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Embase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文数据库,用RevMan5.3和Meta-Disc1.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592例患者。2项研究来自欧美国家,4项来自中国。TIMP-2×IGFBP7早期预测脓毒症相关性AKI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比值比及其95%CI分别为0.82(0.76~0.87)、0.59(0.54~0.64)、3.11(1.47~6.56)、0.27(0.13~0.57)和12.92(4.23~39.41)。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发现TIMP-2×IGFBP7诊断脓毒症相关性AK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7,Q*为0.7809。亚组分析显示,TIMP-2×IGFBP7在AKI 1期和中国人群中的诊断价值更高,AUC分别为0.9072和0.8920。

    结论

    TIMP-2×IGFBP7对于脓毒症相关性AKI尤其是AKI 1期及中国人群具有较好的早期诊断能力。

  • 5.
    提高重症医学教学查房满意度的教学模式
    徐静媛, 陈辉, 谢波, 刘玲, 杨毅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2, 08 (03): 248-252.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2.03.011
    摘要 (163) HTML (0) PDF (787 KB) (13)
    目的

    观察不同教学模式及其引起的学员情绪负荷与教学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求找到教学效果最大满意化的教学模式。

    方法

    通过对入组受试者发放问卷,包括住培医师、进修医师和医学研究生等进行调查,记录受试者一般情况,并要求其记录在查房过程中体验感最强、最希望加强的教学模式,应用Likert量表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分。同时,记录查房过程中受试者情绪的变化,并用Russel情感模型进行描述,明确不同教学模式及其引起的情绪负荷对查房满意度的影响。

    结果

    本研究共收到82名受试者的195份问卷。查房者最常应用的教学模式为基于病理生理学的病情分析和决策制定、基于问题的讨论和反馈、基于临床经验的病情分析和决策制定,占比分别为87.18%、61.54%、55.90%。基于问题的讨论和反馈、基于演讲技巧的病情分析和决策制定、基于循证医学的病情分析和决策制定的频次和程度与受试者对查房的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210,P=0.003;r=0.185,P=0.010;r=0.166,P=0.020)。受试者期望加强的教学模式为基于问题的讨论和反馈、基于临床经验的病情分析和决策制定、基于病理生理学的病情分析和决策制定、基于演讲技巧的病情分析和决策制定,占比分别为37.44%、35.38%、27.18%、27.18%。查房时受试者情绪负荷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显示,受试者是否感到兴奋与查房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244,P=0.001)。

    结论

    重症医学的教学查房需要通过不同教学模式进行,基于问题的讨论和反馈、基于演讲技巧的病情分析和决策制定、基于循证医学的病情分析和决策制定可以显著提高受试者对查房的满意度。在查房过程中,学员感受到兴奋的情绪可能提高其满意度。

  • 6.
    重症血液净化技术在陕西省ICU开展现状的调查
    沙莎, 黄登超, 孙元慧, 孙琪, 李昊, 石秦东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2, 08 (02): 153-166.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2.02.012
    摘要 (209) HTML (1) PDF (8146 KB) (27)
    目的

    了解陕西省(以下简称我省)ICU开展重症血液净化技术的现状。

    方法

    2021年8月31至9月10日,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网络调查形式向我省境内各级医院ICU医护人员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我省ICU重症血液净化开展现状信息数据,分析其潜在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到146份调查问卷,剔除10份存在逻辑性错误的问卷,最终136份问卷纳入研究分析;本研究涵盖我省陕南、关中及陕北三个地域,涉及11个不同城市或区域。调查结果表明,我省重症血液净化主要在三级医院ICU开展,三级甲等医院占比50.70%,三级乙等医院占比11.27%,二级甲等医院占比38.03%。重症血液净化技术在医院级别、开展年限、科室床位数、机器保有量、月均治疗例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Spearman检验,P<0.05)。调查结果还显示科室自配置换液为主要构成(50.00%);治疗病种主要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肾损伤(AKI)及脓毒症休克(18.20%,17.38%,16.56%);常见重症血液净化模式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血浆置换(PE)(28.18%,21.95%,15.96%);置管方法主要依靠解剖定位,常见部位为右股静脉(41.91%)。全身肝素抗凝与局部枸橼酸抗凝均为常见抗凝方式。出血与管路凝血仍为重症血液净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并发症。

    结论

    我省ICU重症血液净化技术开展存在不均衡现状,基层医院开展重症血液净化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本研究结果将为我省重症血液净化技术的推动发展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及培训制度提供一定的依据。

  • 7.
    临床医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凝血相关事件认知的调查
    王仲, 丁仁彧, 马晓春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2, 08 (01): 49-54.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2.01.007
    摘要 (157) HTML (0) PDF (825 KB) (19)
    目的

    评估疫情初期一线医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凝血相关事件的认知情况。

    方法

    通过网络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分别对受访者一般情况、凝血系统的关注与评估,以及深静脉血栓(DVT)和急性肺栓塞(APE)的评估、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回收的70份调查问卷中,所有受访者均认为关注COVID-19患者的凝血系统改变是非常必要的,且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危重型和重型患者应常规进行凝血指标的检测,分别为100.00%、92.86%。75.71%的受访者进行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其中大部分受访者倾向应用2017中国DIC评分标准(34.29%)。大多数受访者所收治的COVID-19患者DVT和APE发生率均<5%,分别为84.29%、82.86%。分别有92.86%和82.86%的受访者进行了DVT的评估、筛查,大多数受访者更易选择机械联合药物的方式预防DVT(60.00%),应用最多的预防药物是低分子量肝素(54.29%)。

    结论

    临床医师已经注意到监测COVID-19患者的凝血系统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对于DVT和APE的评估与治疗相对规范。多数受访者所收治的患者DVT和APE的发生率很低,但大家对DIC诊断标准的选择差异很大。D-二聚体对于评估凝血系统改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但纤溶过程在感染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应重新审视。

  • 8.
    2000年至2020年脓毒症心肌病领域的研究进展:基于知识可视化分析
    肖文艳, 刘瑜, 陆宗庆, 陶干, 张金, 张洋, 华天凤, 杨旻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1, 07 (04): 331-338.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1.04.009
    摘要 (248) HTML (0) PDF (1767 KB) (8)
    目的

    基于知识可视化分析,探讨2000年至2020年脓毒症心肌病(SCM)领域的研究进展。

    方法

    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20日中国知网(CNKI)及科学网(WOS)数据库收录的SCM研究领域相关文献。应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文献增长柱状图;应用CiteSpace 5.0 R1软件对国家、研究机构、作者信息进行提取及整理并生成相关共现网络,分析该领域主要研究力量分布及合作关系,对关键词及相关引文进行分析并绘制共被引文献网络,分析该领域前沿及热点信息。

    结果

    共收集中文文献774篇,英文文献1883篇,中文文献只进行研究机构、发文量、作者的统计描述,所有英文文献均纳入可视化分析。在发文量方面,2000年至2020年SCM研究领域相关国内外文献数量均呈迅速增长,英文文献数量多于中文文献。英文文献分析显示,全球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618篇)、中国(441篇)、德国(140篇)。从研究机构上看以武汉大学29篇位列WOS首位,德克萨斯大学与哈佛大学分别位列第2、3位;国内发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为上海中医药大学(21篇)。作者共现网络分析显示在全球形成了四大科研团体,其中以Horton JW、Neviere R、Li CF和Thiemermann C对该领域贡献最大,其中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研究势头强劲。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研究热点主要围绕脓毒症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方面,而通过突增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国内文献更多地关注药物对SCM的治疗效果,而国外文献则更多地倾向对SCM的发病机制与管理方面的研究。共被引文献网络分析显示,未来对SCM的研究也应将从临床-机制-管理这几个方面着手,这也与突增关键词分析结果相吻合。

    结论

    通过知识可视化分析可以直观显示,SCM领域主要研究力量大多集中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但中国学者势头强劲。未来研究趋势倾向于SCM的机制及治疗管理方面。

  • 9.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对ARDS患者有效性的Meta分析与试验序贯分析
    张莹, 岳伟岗, 蒋由飞, 袁鹏, 尹瑞元, 冯鑫, 张志刚, 田金徽, 李斌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1, 07 (04): 339-346.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1.04.010
    摘要 (91) HTML (0) PDF (2041 KB) (8)
    目的

    评价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有效性。

    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科学网(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2019年12月31日以前公开发表的关于APRV对ARDS患者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通过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引证检索。试验组采用APRV,对照组采用传统机械通气(CV);结局指标包括住院病死率、ICU住院时间、肺顺应性、氧合指数及平均气道压。纳入文献的质量由2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循证医学研究人员完成,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同时采用试验序贯分析(TSA)方法评价APRV对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样本量的情况。

    结果

    纳入8篇文献,共纳入患者461例患者,其中APRV组232例、CV组229例。结果显示APRV能够降低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OR=0.63,95%CI=0.40~0.97,P=0.04),TSA结果显示Meta分析的样本量还未达到期望信息量,为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出现,还需进一步扩大临床样本量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APRV能够缩短ARDS患者ICU住院时间(OR=-4.14,95%CI=-6.81~-1.47,P=0.002);同时APRV能够改善ARDS患者肺部顺应性(MD=5.12,95%CI=0.33~9.91,P=0.04);但2组在改善氧合及平均气道压方面并无差异。

    结论

    APRV较CV能够降低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缩短ARDS患者ICU住院时间、改善肺部顺应性;2组在改善患者氧合及平均气道压方面无差异。

  • 10.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评估与荟萃分析
    杨飞, 王少华, 陈壮, 石辉, 隆云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1, 07 (04): 347-354.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1.04.011
    摘要 (100) HTML (2) PDF (3420 KB) (9)
    目的

    比较经由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结果。

    方法

    采用荟萃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符合入排标准的患者接受ECMO治疗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197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statistical software,version 2.0软件进行。

    结果

    一共有18篇文献通过检索并纳入分析,共计729例受试者。荟萃分析显示,心功能不全患者接受ECMO治疗,合并1个月病死率为36.7%(95%CI:0.034~0.905),住院病死率为39.8%(95%CI:0.256~0.560),3个月存活率为72.8%(95%CI:0.621~0.814),6个月存活率为65.4%(95%CI:0.522~0.767),总存活率为67.4%(95%CI:0.485~0.820)。异质性分析显示,纳入的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敏感度分析显示,荟萃分析结果不受个别研究过度影响。纳入文献无明显发表偏倚。

    结论

    心功能不全患者接受ECMO干预,3个月存活率超过7成,1年存活率超过6成,提示ECMO干预对心功能不全患者有一定的帮助。未来研究须进一步纳入对照性研究,并分析不同的辅助装置是否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 11.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预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
    刘微丽, 张雨嫣, 孟丽君, 吴徐峰, 袁文杰, 李玉呈, 韦广发, 袁锐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1, 07 (04): 355-359.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1.04.012
    摘要 (147) HTML (0) PDF (1802 KB) (12)
    目的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预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

    方法

    在已完成的与预后相关的入院指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入住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3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基于ANN技术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同时采用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46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外部验证,计算其相关系数、敏感度及特异度等参数,并与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ANN技术建立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内部验证中,其相关系数为0.8935,不良预后的敏感度为94.8%(55/58),特异度为82.1%(55/67);良好预后的敏感度为95.5%(42/44),特异度为87.5%(42/48)。外部验证中,其相关系数为0.7138,不良预后的敏感度为43.8%(7/16),特异度为100.0%(7/7);良好预后的敏感度为100.0%(26/26),特异度为66.7%(26/39)。

    结论

    与二次多项回归模型比较,ANN技术建立的预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数学模型的模型拟合程度较高,但对于预后评估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优势不明显。

  • 12.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重症医学专业认知度的调查及提升对策
    詹倩怡, 张志辉, 臧青, 陈洋, 吴诗怡, 朱锐泽, 陈佳娜, 吴宏振, 周心怡, 翁舒畅, 黄勇波, 杨淳, 刘晓青, 黎毅敏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1, 07 (03): 241-245.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1.03.008
    摘要 (169) HTML (0) PDF (766 KB) (4)
    目的

    调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对重症医学专业的认知度,并为提升重症医学专业认知度提出有效建议和对策。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应用分层抽样,调查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5至2019级共250名本科学生对重症医学专业的专业认知情况,包括学生基本情况、专业认识程度、提升意愿及方法。

    结果

    96.0%的学生认为需要重视重症医学学习,71.6%的学生认为重症医学专业发展前景较好,40.8%的学生对重症医学感兴趣,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是重症医学具有挑战性以及未来可以救助危重症患者而有责任感和成就感。然而,仅9.2%的学生认为自己对重症医学学科有一定了解,仅7.2%的学生会考虑报考重症医学专业研究生或成为重症医学科医生,仅10.0%的学生会考虑参加重症医学专业规范化培训。对于从事重症医学的职业顾虑由高到低依次是高强度工作,精神压力大,专业技术要求高,风险高,医疗纠纷频繁。此外,94.4%的学生愿意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身对重症医学专业的认识。

    结论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重症医学专业的了解度、兴趣度和择业意向均有待提高,本学科专家需积极了解和响应学生实际情况及需求,与医学院校及教学医院共同探讨学科教学举措,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重症医学学科教育。

  • 13.
    136例危重孕产妇临床特征及其入住ICU的影响因素
    许文欣, 史天一, 杨子, 钱惠勤, 胡燕, 刘松桥, 杨毅, 陈凯, 王蓓, 于红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1, 07 (03): 246-251.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1.03.009
    摘要 (197) HTML (1) PDF (850 KB) (9)
    目的

    了解危重孕产妇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入住ICU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136例危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以是否入住ICU分为未入住ICU组(60例)和入住ICU组(76例)。收集包括年龄、学历、居住地、外院转诊、是否经产妇、是否规律产检、孕前体质量指数(BMI)、瘢痕子宫、分娩方式、分娩孕龄、24 h产后出血量、首要致病因素及主要致病因素等临床特征,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危重孕产妇前3位首要致病因素为产后出血(39.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9.1%)及妊娠合并心脏病(8.8%)。2组患者年龄、学历、居住地、是否经产妇、是否规律产检、瘢痕子宫、分娩孕龄、24 h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外院转诊、孕前BMI、分娩方式、主要致病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02,P=0.028;P<0.001;χ2=5.913,P=0.015;χ2=15.074,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25 kg/m2)、主要致病因素(妊娠合并症)是危重孕产妇入住ICU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816,95%CI:1.767~1339.337,P=0.036;OR=31.894,95%CI:5.029~720.700,P=0.003)。

    结论

    危重孕产妇的首要致病因素仍为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前BMI≥25 kg/m2及具有妊娠合并症是危重孕产妇进入ICU的危险因素。

  • 14.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测定指导脓毒症休克治疗的Meta分析
    邢学忠, 高勇, 王海军, 曲世宁, 黄初林, 张昊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1, 07 (01): 43-47.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1.01.008
    摘要 (171) HTML (2) PDF (1473 KB) (17)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测定(PiCCO)指导脓毒症休克治疗的价值。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20年3月。由2人按照设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文献,查找相关文献,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汇总。

    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和1572例患者。与常规中心静脉压(CVP)指导的脓毒症休克治疗相比,PiCCO指导的脓毒症休克治疗组28 d病死率下降(OR=0.55,95%CI:0.43~0.70,P<0.001),机械通气时间缩短(SD=-1.77,95%CI:-2.36~-1.19,P<0.001)。

    结论

    对于脓毒症休克患者,PiCCO指导下的治疗优于传统CVP指导下的治疗。

  • 15.
    重症医学大数据研究的基础设施与意愿调查
    周翔, 苏龙翔, 王郝, 李冬凯, 陈焕, 段美丽, 刘健, 欧阳彬, 秦秉玉, 王洪亮, 王雪, 徐磊, 于湘友, 周飞虎, 刘娇, 张丽娜, 隆云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0, 06 (04): 411-417.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0.04.011
    摘要 (217) HTML (0) PDF (809 KB) (4)
    目的

    了解我国ICU大数据发展的现状,明确现存问题,为后续重症大数据平台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互联网对824个重症医学专业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重症医学与标准专委会设计。经过质控分析筛选,最终纳入来自598家医院的712个医师的反馈结果。

    结果

    所有受调查医院中,355家(59.4%)的ICU内部硬件数据整合程度欠佳,185家(30.9%)的临床信息系统可以向专科科研系统开放接口,133家(22.2%)支持数据分析结果共享。所有受调查医师中,389人(54.6%)可以投入支持系统建设及协调工作,但619人(86.9%)没有可直接用于大数据建设的科研经费支持项目开展。重症感染、重症呼吸、重症数据科学与信息学、重症血流动力学、重症神经是排名前五的亚专科兴趣,占总数的60.1%。

    结论

    现阶段我国ICU的信息化程度处于初级阶段。各医院对科研合作的开放程度较低,且需要更多经费和人力支持重症大数据的建设。

  • 16.
    中国大陆中南地区ICU医护职业倦怠现状及危险因素
    王静, 宋慧敏, 彭志勇, 胡波, 饶歆, 李建国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0, 06 (04): 418-423.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20.04.012
    摘要 (103) HTML (0) PDF (621 KB) (0)
    目的

    调查在中国大陆中南地区ICU医师和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基于网络电子问卷选取国内中南地区在ICU工作的医师和护士,问卷包括职业倦怠量表及一般人口学特征量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结果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表1389份,返回合格问卷1369份,回收率98%。其中医师687名,护士682名。中国大陆中南地区ICU医师和护士职业倦怠的总体阳性率为86.19%,严重职业倦怠阳性率为41.86%;逻辑回归结果显示职业倦怠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收入不满意、担心自身安全、治疗选择有困难、不了解职业倦怠;而职称为中级、不热爱ICU工作、夜班频率<7 d、节假日值班无补偿、担心自身安全是严重职业倦怠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ICU医师和护士职业倦怠阳性率较高,职业倦怠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提高医师和护士人身安全保障可能会降低职业倦怠发生率,职业倦怠者离职意愿较强,建议对其加强心理疏导和普及职业倦怠相关知识。

  • 17.
    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用于重症脑损伤患者疼痛评价的荟萃分析
    陈静然, 单凯, 陈光强, 徐明, 李宏亮, 周建新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9, 05 (04): 338-345.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19.04.009
    摘要 (109) HTML (0) PDF (1062 KB) (2)
    目的

    评价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用于重症脑损伤患者疼痛评价的效度。

    方法

    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有关CPOT应用于重症脑损伤患者疼痛评价的文献,文献检索时限为2006年1月至2018年9月。由两名研究者按预先设定好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完成文献的筛选、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最终确定纳入荟萃分析的研究。应用Revman 5.3及meta-DiSc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统计学处理,包括对均数差(MD)和诊断性试验的荟萃分析。

    结果

    共纳入9项研究,944例重症脑损伤患者。对于CPOT的判别效度,当患者接受非致痛性与致痛性操作时(6项研究),CPOT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为-2.25[95%可信区间(CI):-2.61~-1.89,P<0.001];致痛性操作前和致痛性操作时(8项研究),CPOT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为-2.06(95% CI:-2.59~-1.53,P<0.001)。对于CPOT的效标效度(4项研究),以患者主诉疼痛为参照标准,在对患者进行操作时,合并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39(95% CI:0.689~0.785,I2=34.7%)和0.789(95% CI:0.737~0.835,I2=0),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校标效度的异质性分析显示存在阈值效应。

    结论

    对于重症脑损伤患者的操作性疼痛,CPOT具有较好的判别效度。对于CPOT的校标效度,需进一步研究提示疼痛的界值。

  • 18.
    数学模型在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指标与预后指标多因素模型分析中的应用
    韦广发, 郑庆斌, 孟丽君, 冯庆玲, 袁文杰, 欧金磊, 王玉荣, 孙京京, 刘微丽, 李勇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9, 05 (04): 346-352.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19.04.010
    摘要 (80) HTML (0) PDF (766 KB) (0)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的多项指标以及指标间交互作用对患者预后指标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入住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3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建立预后指标与入院指标的数学模型,进行数学模型相关分析。并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26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建模数据外部验证。

    结果

    镇静躁动评分(RASS)平方项、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RASS评分交互项、年龄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交互项、心率与乳酸(LAC)交互项等对预后指标有显著影响。

    结论

    数学模型可以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预后指标评估预测。

  • 19.
    综合脱机指数预测机械通气脱机价值的Meta分析
    张斌, 曹薇, 吴秀, 刘运安, 赵媛, 张青青, 王胜昱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9, 05 (03): 243-248.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19.03.008
    摘要 (116) HTML (0) PDF (831 KB) (0)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综合脱机指数(IWI)对机械通气脱机的诊断价值。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10月。由2人按照设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文献,查找相关文献,并采用QUADAS-2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利用Meta-DiSc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汇总结果。

    结果

    共纳入5篇文献和783例患者,IWI对有创机械通气脱机的合并诊断价值如下:敏感度为0.95(95%CI:0.90~0.99),特异度为0.81(95%CI:0.68~0.94),阳性似然比为4.46(95%CI:1.98~10.07),阴性似然比为0.08(95%CI:0.03~0.19),诊断比值比为60.34(95%CI:16.54~220.05),综合受试者曲线下面积为0.9466。

    结论

    IWI在有创机械通气脱机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辅助预测脱机的诊断指标。

  • 20.
    机械通气呼气相超早期流量时间波形分析
    武云珍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9, 05 (03): 249-257. DOI: 10.3877/cma.j.issn.2096-1537.2019.03.009
    摘要 (97) HTML (1) PDF (1263 KB) (0)
    目的

    通过分析机械通气呼气相超早期流量时间曲线的形态与影响因素,来协助临床分析患者的呼吸状态。

    方法

    选择顺应性不同的两种模肺与阻力不同的两种气道进行分列组合(4种),然后与PB840呼吸机相连。不同组合下分别设置3种不同的吸气末点(呼气起点)状态场景,场景一:相同的肺泡压(Pa0)与呼气末正压(PEEP),不同的回路压(Pc0);场景二:相同的Pc0与PEEP,不同的Pa0;场景三:相同的Pc0与Pa0,不同的PEEP。通过锁屏及调节呼吸机屏幕坐标轴刻度,观察呼气相超早期流量时间曲线的形态特点。比较不同组合及场景下,Pc0、Pa0、PEEP、呼吸系统顺应性(C)、气道阻力(R)对呼气相超早期流量时间曲线形态的影响。

    结果:

    1.超早期流量时间曲线形态特点:主要由两个关键点决定,流量峰点(呼气最大流量点,V1)及流量折点(流量快速下降与缓慢下降的交点,V4)。且这两点与压力时间曲线存在对应关系。2.(1)相同的C、R及Pa0、PEEP,不同的Pc0时:Pc0增大,V1增大,V4无变化;(2)相同的C、R及Pc0、PEEP,不同的Pa0时:Pa0增大,V1、V4均增大;但V4增加程度小于V1增加程度;(3)相同的C、R及Pc0、Pa0,不同的PEEP时:PEEP增高,V1、V4减小;(4)相同的C及Pc0、Pa0、PEEP时:R增大,V1、V4减小;(5)相同的R及Pc0、Pa0、PEEP时:C增大,V1、V4无明显变化。

    结论

    呼气流量峰点正相关因素为呼气初始回路压力及肺泡内压,负相关因素为PEEP值及气道阻力。呼气流量折点正相关因素为呼气初始肺泡内压,负相关因素为PEEP值及气道阻力。呼气流量峰点与折点的距离,在呼吸机设置相同时,与患者气道阻力呈正相关,与呼吸系统顺应性呈负相关关系。

阅读排行

更多